晋能、隆基、协鑫、环晟光伏、晶科、高景、国晟、美科、东方日升、英利、一道、通威、晶澳、天合,2025年1-6月光伏组件中标情况!

2025 年上半年,中国光伏组件市场在政策调整与技术迭代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复杂的转型态势。据行业统计,上半年公开定标的组件总量超 100GW,其中约 32GW的招标项目明确公示了中标方及供货容量,为我们观察市场格局提供了关键样本。从整体情况来看,头部组件厂商依托自身在品牌、技术和规模方面的优势,拥有更强的价格掌控能力。

其中,排名前四的组件厂商将报价都维持在 0.704 元 / W 及以上,更倾向于通过稳定价格来保障自身的利润与市场份额。从市场份额看,头部企业的集中度持续提升。2025 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晋能科技、隆基绿能、协鑫集成分别以 6000MW、4132.87MW、3493.98MW 的中标量位居前三。相比之下,中小厂商由于受到经营压力和现金流的限制,则倾向于采取低价抛售的策略来快速清理库存。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价格的波动。

上半年定标组件中N型产品占比超92%,其中 TOPCon 技术路线占比 75%,头部企业凭借成熟的 N 型产能布局,在转换效率与度电成本上形成明显优势。
2025 年上半年的光伏组件市场深刻体现了政策与技术的协同作用。在供给端,多晶硅期货价格自 6 月 25 日触底后反弹 51%,N 型复投料成交均价回升至 4.17 万元 / 吨,成本上涨压力向上游传导,推动组件价格在 3-4 月出现阶段性上涨。

技术路线的迭代节奏成为市场分化的另一关键变量。上半年 TOPCon 组件在招标中的均价稳定在 0.69 元 / W,虽低于 HJT(0.759 元 / W)与 BC(0.751 元 / W)技术,但凭借 75% 的占比成为市场主流,反映出行业对 "性价比" 技术路线的共识。

政策层面持续 "反内卷" 导向,为市场注入稳定剂。广州期货交易所对多晶硅期货实施交易限额,抑制过度投机,工信部座谈会明确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这些措施均有利于缓解低价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