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能源署最新发布的《2025年全球氢能回顾报告》中显示,2024年全球氢能需求接近1亿吨,同比增长2%。低排放氢能产量虽然增长了10%,但占比仍不足1%,2025年预计达100万吨。这表明氢能市场,特别是清洁氢能市场正处于爆发前夜。
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2月正式发布《清洁工业协议》,计划筹集1000亿欧元资金进行工业脱碳,并将清洁氢能定位为“欧洲能源主权的支柱”。该协议明确指出,氢能是重工业、交通以及能源存储领域实现脱碳目标的关键技术路径 。
具体到执行层面,欧盟计划在2025年从创新基金中投入60亿欧元,用于清洁技术、电池制造、氢气银行和工业脱碳技术。欧盟还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通过氢能银行为低碳氢发展提供10亿欧元的资金。
法国作为欧洲氢能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于2025年4月修订了《国家氢能战略》,计划设立一项总额达40亿欧元的支持机制,在未来15年内保障低碳氢相较于化石燃料制氢的市场竞争力。法国计划到2030年将电解槽装机容量达到4.5吉瓦,2035年达到8吉瓦。
氢能理事会与麦肯锡联合发布的《全球氢能指南2025》指出,若关键市场现有政策落地执行,到2030年可能催生800万吨/年的清洁氢能需求 。
针对中国氢能企业,以下出海策略值得考虑:
关注政策导向:密切关注欧盟氢能政策的最新动态,特别是补贴和招标信息。
发挥成本优势:中国拥有全球近60% 的电解槽制造产能,在技术成本和资金成本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适应标准要求:虽然中国电解槽具有成本优势,但在海外应用时需要注意效率、标准适配等问题。
探索多元化合作:考虑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在海外设厂等方式降低贸易壁垒,提高市场准入能力。
欧洲氢能市场正在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国企业凭借供应链优势和制造能力,有望在这一蓝海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现在正是布局欧洲氢能市场的黄金窗口期,敏锐的企业家应当抓紧机遇,加速出海步伐。
本文来源:AIFC企业全球发展研究院